KQZL-1 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
网格化监测: “四气二尘”空气质量监测站
《城市环境网格化在线监测系统》、《大气网格化监测设备》
一体化结构设计、精准超声波测风、物联网云端监测、 安装简易、轻松便携、快速部署 |
●阳象拥有二十年气象环境仪器制造经验
●阳象拥有国内外几千家用户的支持与信赖
●阳象产品可以工作在各种较端气候地区全自动运行
●阳象拥有专业的售后科技团队,随时为客户服务
●阳象产品通过国家计量检测合格
一、产品概述
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的基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传统的高成本、低密度的环境监测站已不能满足现今的监测需求。采用新技术的低成本、高密度的环境监测系统才能发挥高效的监测效益,并已成为环境监测的主流发展趋势。
二、产品特点
1、结构设计合理,可同时监测气体参数和可吸入颗粒物、气象参数等,标配监测参数为PM2.5、PM10、NO2、SO2、O3、CO
六项,俗称“两尘四气”。
2、气体、颗粒物分两路采样,气体又单独分路进气,避免互相干扰,气体采样内置微型真空泵,反应时间比普通的扩散式
采集方式快1.5倍。
3、采用进口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线性好,检测下限可达ppb级,高温条件下稳定运行。
4、采用液晶显示,可直观动态显示各种检测数据、仪器工作状态,提供全中文菜单和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
5、实现各类参数采集、自动上传网络云平台,手机客户端实时查看数据。
6、集成GPRS无线通讯技术,实时监测大气环境数据,成本低,适合网络化布点。
7、可选配GPS定位,实现设备跟踪功能。
8、可选配太阳能供电,实现太阳能、市电互补。
9、性能稳定、准确度高、操作方便、易于维护,具有断电保护功能。
10、精度高、性能可靠,适用于户外和工业环境领域。
三、设计依据
测量依据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网格化大气环境监测系统采用的传感技术,有效降低了环境监测成本。通过大范围部署监测点,实现对区域环境的高密度监测,形成网格化监测体系,打通了在线监测与监管之间的通道,为科学治霾、精准治污提供决策支撑。有利于环境监测的实时性、精准性和环境治理的科学性。
四、适用领域
近年来,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兴起给社会治理、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以3S(遥感RS、**卫星定位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格化管理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中应运而生。网格化管理初普遍应用在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领域,在发展中逐渐拓展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领域。环保网格化是一个实现环境管全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监管模式,较大优化落实环境监管责任,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①城市环境监测: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测系统、垃圾填埋、垃圾场监测、气象站配套监测。
②工业及厂界监测:工业厂区常规排放有毒气体监测、发电厂、油田、石化厂、矿业、废旧垃圾再加厂区监控、污水处理厂、点源污染监测、机场、港口、在建建筑工地。
③其他空间监测:林业环境评价监测、农业臭氧杀虫、消毒监测、养殖场饲养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坑道、下水道、管道等检测。
五、系统优势
接入阳光智慧云平台,设备数据全天侯实时云端监测,云端存储。
用户*在线监测数据,数据采集、计算由云平台在服务器端处理完成,只在需要数据的时候开启监测系统,登陆平台,同步云端数据平台即可以查看实时、历史数据信息。
采用阿里云架构
全新的中文软件平台—阳光智慧云
站点的远程、智能管理
基于 GIS 地图的站点显示
用户权限管理
历史数据查询
web 浏览,web 数据下载
SQL 数据库支持
数据月报表
数据曲线分析图
布点的全部大气环境监测微型站,都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传输,监测中心统一进行接收并在系统中显示。哪个监测点报警都可以通过监测中心的软件系统了解到,哪种污染气体**标、在哪个监测站点、主要污染源是哪个企业产生的都可以一一进行显示分析。
大气网格化监测中心
阳象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可选配多种尺寸的LED大屏液晶显示,可以实时查看监测数据,方便现场查看和调试的需要。
项目总体架构设计
环保监管网格化管理平台立足现有信息化基础条件,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系统总体架构
六、系统功能
在掌握各类污染源排放状况的基础上,利用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模拟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分布特征, 研究区域空气污染物输送扩散的规律,监控污染源对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有效控制重点工业污染,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1、灵活点位布设功能
根据不同周边环境、污染源分布差异情况,采用不同环境监测传感器组合设备,可对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灵活布设点位进行监测。
2、统一的管理平台
整个网格化环境监测系统同时提供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存储管理、网络管理等基础设备管控功能。通过优化系统架构,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使平台对各网格气象监测布点的管理更灵活、更人性化。
3、开放的体系架构
各网格化环境监测站点设都由网格化环境监测系统管理平台软件进行管理,该平台通过Web Service提供基础服务,方便与平台或天气预报系统平台对接。
4、子系统的统一集成
可对网格化环境监测布点子系统统一的监测、控制和管理,各个子系统按照统一的中间件标准数据采集主控设备通过云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展示、统计对比与分析。实现将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用相同的软件环境进行集中管理,并可以查看各微型气象站的运行状况信息。
5、数字化与智能化
系统可以在卫星定位基础上实现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而且可通过与地理环境区域化的划分实现灵活、精细、高密的网格化环境监测。以网络化传输、数字化处理为基础,以各类功能与应用的整合与集成为核心,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更广泛的扩展与延伸。